《闽南日报》采访方舟子:无论到哪儿我都是漳州人
27 05 2006年2006-5-17闽南日报
学术打假并非靠一个人的力量
采访的地点选在晓风书屋。与书墨飘香的氛围相映衬,方舟子的谈吐文质彬
彬,充满着浓郁的学者气质,让人一时难以将他与学术打假的尖刻锐利联系起来。
方舟子在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———立此存照,近年来
一直奔波于国内,为揭露学术界腐败、净化学术界鼓与呼。谈及学术打假的初衷,
方舟子说,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并不纯洁,学术腐败的事情屡见不鲜,自己和其
他人站出来,就是希望能为推动学术界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作为方舟子学术打假的主阵地,他所创办的新语丝网站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方舟子谈及网站创办初衷时说:“学术打假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。新语丝所
起的是一个平台作用,给其他的打假者一个发言的渠道,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术
打假中来。”
据不完全统计,六年来通过新语丝网站揭露的学术腐败事件已经有500多例,
其中有近100例由方舟子本人亲自参与揭露。有媒体也因此对他冠以“学术打假
斗士”称号。对于“头顶上的光环”,方舟子笑称担当不起。“在学术打假中,
自己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把‘学术腐败’这个盖子揭开,让更多以前不了解情况的
人来关注它,以借助社会力量来进行学术打假;同时希望能抛砖引玉,让那些刚
接触科研的年轻学者能引以为戒,踏踏实实地做学问。”
不怕因学术打假得罪人
采访前,一位熟识方舟子的人告诉记者,方舟子回到家乡云霄时曾嘱咐自己
家人不要把家里电话号码向外界透露。方舟子承认此举是不想因为自己学术打假
的事而牵涉到家人。
在互联网上,方舟子与他人的学术论争一直是网络热门话题。他也因为论争
给自己树了一个个“敌人”。对此,方舟子有自己的见解。“学术打假不得罪人
是不可能的,毕竟这会触及他们个人利益。比如打击到某个高校的知名教授,必
然就会引起那里师生的反弹,可能他们不喜欢我在打假时的尖刻风格。如果确实
打错了,我们会立即澄清事实,并(向受害者)致歉。如果事实确凿,而别人对
打假者进行人身攻击、谩骂,恰恰说明他们心虚。”
对于外界怀疑其学术打假动机的说法,方舟子淡淡地说:“在学术打假中,
我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利益好处,只是对国内目前这种学术腐败看不下去,尽自
己的力量去改变它。再说打假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,现在有一个团队运作,帮
自己调查、研究、取证。【方舟子按:最后一句话记录得不准确。现在并无一个
正式的团队运作,以后也不准备成立这样的团队。但是有许多人在帮助我。】”
不管到哪儿,我都是一个漳州人
采访时,方舟子一直在品茗着闽南特色的功夫茶。对于喝茶习惯,方舟子笑
着说,喝惯了改不了;从云霄离开后,无论是在安徽求学,还是在美国读书,自
己都一直保留着这个习惯。
对于家乡,方舟子也一直怀有深厚感情,时常从各种渠道了解关注它。他告
诉记者,自小在闽南长大,已经烙上深厚的(闽南)文化印记;自己青少年时期
是在漳州受的教育,家乡文化对他的影响很大,这一切都会让他终生受益。近年
来家乡变化很大,希望它能发展得更快更好。
短暂的相聚后又是离别。方舟子在结束采访后也将启程返回北京。临别前,
记者请方舟子用闽南语讲几句话,或许是“近乡情更怯”缘故,方舟子推却了一
阵才腼腆地接受,但还是一直声明“自己的话带着很浓的云霄腔,怕大家听不
懂。”在记者的极力“怂恿”下,方舟子终于“鼓起勇气”用家乡话说了句:
“不管我到什么地方,我都是一个漳州人!” 本报记者姚兆羽
(XYS20060526)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